當前位置: 首頁 ? 資訊 ? 科普博覽 ? 農業(yè)科普 ? 正文

科技名詞 | 根瘤菌 rhizobia

發(fā)布日期:2022-10-25??來源: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??瀏覽次數(shù):531
放大字體??縮小字體
核心提示:根瘤菌 rhizobia定義:能與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,并將空氣中的氮還原成氨供植物營養(yǎng)的一類革蘭氏陰性菌。學科:土壤學_土壤生物與土壤生物化學相關名詞:根瘤 生物固氮 共生關系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【延伸閱讀】根瘤菌是一種特殊的細菌,可以生活在土壤中或豆科植物根部形成的根瘤中。在根瘤中,它們與豆科植物形成一種共生關系,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向根瘤菌提供能

根瘤菌  rhizobia

定義:能與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,并將空氣中的氮還原成氨供植物營養(yǎng)的一類革蘭氏陰性菌。

學科:土壤學_土壤生物與土壤生物化學

相關名詞:根瘤 生物固氮 共生關系

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
【延伸閱讀】

根瘤菌是一種特殊的細菌,可以生活在土壤中或豆科植物根部形成的根瘤中。在根瘤中,它們與豆科植物形成一種共生關系,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向根瘤菌提供能量,根瘤菌將大氣中的氮固定在根瘤中,并將其轉化為植物可以利用的形式,以支持植物的新陳代謝。根瘤菌為豆科植物生產氮的復雜過程稱為生物固氮。根瘤菌對缺氮土壤中的植物尤為重要。

在實驗室里,根瘤菌生長在一種叫作酵母甘露醇瓊脂的特殊培養(yǎng)基上。根瘤菌主要分為快速生長的根瘤菌和緩慢生長的慢生根瘤菌兩個屬??焖偕L的根瘤菌在培養(yǎng)基上一般2~3天內明顯生長,產生酸生長反應,豌豆、蠶豆、苜蓿和鷹嘴豆等分離出的根瘤菌生長迅速;慢生根瘤菌在培養(yǎng)基上需要6~8天才能明顯地生長并產生堿性反應,大豆和豇豆根瘤菌生長緩慢。實驗室培養(yǎng)的根瘤菌在顯微鏡下呈短桿狀。像大多數(shù)生物一樣,它們需要空氣(O2)的供應才能生存,可以通過一種叫作鞭毛的特殊絲狀結構移動。

并非所有的根瘤菌都能使所有的豆科植物結瘤,特定的根瘤菌與特定的豆科植物或豆科植物群形成共生關系。當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匹配良好時,有效瘤體內部呈深紅色;內部綠色或白色的瘤體是無效的。不同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存在的根瘤菌種類繁多,目前確定的有15屬130種。當某些新的豆科作物被引入新的地區(qū)或當土壤中存在無效和不相容的根瘤菌時,需要接種根瘤菌。接種根瘤菌高效菌株,是發(fā)揮共生固氮作用、減少氮肥用量的可行途徑。

根瘤菌不僅在生物固氮中發(fā)揮重要作用,還有助于提高土壤生產力和肥力,為植物生長創(chuàng)造適宜的環(huán)境。此外,根瘤菌對不同屬的土壤植物病原真菌如鐮刀菌、根核菌、菌核菌和大孢菌的生長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,可以降低作物的發(fā)病率。

土壤中根瘤菌的數(shù)量受植被、種植歷史、降雨、土壤溫度、pH值等因素影響。在許多農用土壤中,豆科植物、非豆科植物都能促進根瘤菌的生長,豆科植物栽培區(qū)土壤中根瘤菌數(shù)量高于非豆科植物栽培區(qū),且根際土壤中根瘤菌的數(shù)量較大。多年未種植豆科植物的土壤中只有少量的根瘤菌。降雨充足的地區(qū)往往有大量的根瘤菌,根瘤菌喜歡潮濕但不積水的土壤。根瘤菌適宜土壤溫度是25~30℃,最適pH值為6.0~6.8。

(延伸閱讀作者:吉林省農業(yè)科學院農業(yè)資源與環(huán)境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秀芝)

責任編輯:張鵬輝

?
?
[ 資訊搜索 ]? [ 加入收藏 ]? [ 打印本文 ]? [ 違規(guī)舉報 ]? [ 關閉窗口 ]

免責聲明:
本網(wǎng)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、企業(yè)機構、網(wǎng)友提供和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公開資料等,僅供參考。本網(wǎng)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、觀點保持中立,不對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如果有侵權等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。



?
?

?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
最新資訊
友情鏈接 >>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