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 » 資訊 » 科普博覽 » 人文歷史
  • 中華文化專詞雙譯|過猶不及
    中華文化專詞雙譯|過猶不及
    • 過猶不及Going Too Far Is as Bad as Falling Short事物超過一定的標準和沒有達到標準同樣是不好的。儒家以禮作為個人言語行事及其與天地萬物關(guān)系的標準,并根據(jù)禮的要求判斷言行的“過”或“不及”??鬃臃謩e用“過”與“不及”評價自己的兩位學(xué)生,認為二者在未能達到禮的要求這一點上是一樣的。如果能夠按照禮的要求達到無過、無不及的中道,即具備了“中庸”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3-12-16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|允執(zhí)厥中 Hold Fast the Golden Mean
    中華文化|允執(zhí)厥中 Hold Fast the Golden Mean
    • 允執(zhí)厥中Hold Fast the Golden Mean不偏不倚,誠實地執(zhí)守中正之道。允:誠信。執(zhí):堅持,實行。厥:其,那個。中:中正。也稱“允執(zhí)其中”。作為國家的治理者,尤其是居于首位的治理者,面對各種意見、利益或力量的糾葛、博弈時,絕不無原則地偏向任何一方,而要誠心實意地堅守中立、公正的立場,采取應(yīng)該采取的政策措施,這樣才能把國家治理好。猶言堅持原則,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3-12-14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內(nèi)省 Introspection
    中華文化 | 內(nèi)省 Introspection
    • 內(nèi)省Introspection自我省察。“內(nèi)省”是儒家所主張的一種道德修養(yǎng)方式。儒家認為,道德的養(yǎng)成固然需要言行符合外在的道德規(guī)范,但在根本上取決于內(nèi)在道德意識的確立。因此,在關(guān)注人的言行舉止的同時,儒家更重視內(nèi)心的修養(yǎng),主張通過不斷省察自己真實的用心,確立并持守內(nèi)在的道德意識。This term, neixing, means introspection, or self-examination. Introsp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3-12-13
  • ?
  • 咬文嚼字 | 是“生死已”還是“生死以”?
    • 2023-12-11
  • ?
  • 咬文嚼字|“一問三不知”是哪“三不知”?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任人唯賢 Appoint People Only on Their Merits
    中華文化 | 任人唯賢 Appoint People Only on Their Merits
    • 任人唯賢Appoint People Only on Their Merits只任用德才兼?zhèn)浠虺霰姷娜藫?dān)任官職或賦予其某種職權(quán),即用人只以德才為標準,而不論其與自己親疏遠近。“唯”,只?!百t”,指德才兼?zhèn)浠虺霰姷娜?,是古人所推崇的一種理想人格。只有德才兼?zhèn)浠虺霰姷娜瞬拍芮袑嵺`行、維護各種社會規(guī)范,引領(lǐng)社會發(fā)展。選拔、任用德才兼?zhèn)浠虺霰姷娜?,讓他們在國家治理中充分發(fā)揮作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3-12-09
  • ?
  • 看鑒海南 出水遺珍映絲路
    看鑒海南 出水遺珍映絲路
    • 一面玻璃背后,一個深度超過1米的水池,511塊長木板整齊地靜置其中。乍看去,怎知800多年前,它們從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港口起航,載著勇敢的南宋先民和一船中國珍寶,沿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劈波斬浪,又意外止步于西沙華光礁,從此沉睡海底,直至2008年被打撈出水??脊湃藛T對“華光礁Ⅰ號”船體進行測量繪圖。海南省博物館供圖珍藏于海南省博物館的這些長木板,
    • 李豌 2023-12-09
  • ?
  • 文物科技:日新日進 燦然可觀
    文物科技:日新日進 燦然可觀
    • 三星堆祭祀坑考古發(fā)掘現(xiàn)場顯微觀察。國家文物局供圖使用復(fù)原的老官山漢代織布機進行“五星出東方利中國”錦的復(fù)制。國家文物局供圖11月24日至25日,國家文物局在京舉行全國文物科技工作會議,會上介紹了近年來我國在文物科技領(lǐng)域的新進展,這些成果為文化遺產(chǎn)的永久保存和永續(xù)利用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堅實支撐??萍紴槲奈镬畈⊙幽戟M小空間如墓室,其中的壁畫如何除
    • 李韻 王笑妃 2023-11-30
  • ?
  • 辟謠|9個被誤傳了幾千年的俗語,你傳了嗎?
    辟謠|9個被誤傳了幾千年的俗語,你傳了嗎?
    • 責(zé)任編輯:張兆都來源:新華網(wǎng)2021-11-30
    • 2023-11-25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物色 Physical Features
    中華文化 | 物色 Physical Features
    • 物色Physical Features泛指各種自然事物的形貌。“物色”本義為牲畜的毛色,引申指物體的顏色,進而指景物、景色。南朝劉勰在《文心雕龍·物色》中專門對自然景物與文學(xué)創(chuàng)作的關(guān)系進行了討論。他認為“情以物遷,辭以情發(fā)”,自然景物作為審美對象能夠引發(fā)人們的創(chuàng)作沖動,從而發(fā)為文章。優(yōu)秀的文學(xué)作品,既要做到“寫氣圖貌,既隨物以宛轉(zhuǎn)”,細膩描摹景物;也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3-11-24
  • ?
  • 秋黃文旦是名旦
  • ?
  • 遼宋夏金為何共奉“中國”之號?(下)
    遼宋夏金為何共奉“中國”之號?(下)
    • 隨著與中原王朝交往交流的深入,遼夏金政權(quán)逐漸接受并形成了共尊儒家文化的理念。在尊孔崇儒理念的影響下,遼夏金政權(quán)在官僚、科舉、行政、律法四方面共承“中國之制”,從而完成了由自稱“中國”到共奉“中國”之號的轉(zhuǎn)變。共尊儒家之道宋朝繼承了唐五代尊孔崇儒的理念,不僅在中原大興文教,而且在西北、西南地區(qū)創(chuàng)設(shè)“蕃學(xué)”和地方文教機構(gòu),以此推行儒家思想
    • 曹流 2023-11-09
  • ?
  • 遼宋夏金為何共奉“中國”之號?(上)
    遼宋夏金為何共奉“中國”之號?(上)
    • 遼宋夏金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割據(jù)政權(quán)長期并立、分庭抗禮的歷史階段,也是諸政權(quán)及其轄域民眾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斷內(nèi)聚,逐漸從各自稱“中國”發(fā)展到共奉“中國”之號的歷史時期。各政權(quán)正是在尊孔崇儒的基礎(chǔ)上,共同繼承了隋唐五代以降華夏的官僚、科舉、行政、律法——即“中國之制”,從而自然而然地共奉“中國”之號,由此孕育出“大一統(tǒng)”的因素,為元
    • 曹流 2023-11-09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高古 Unadorned Antiquity
    中華文化 | 高古 Unadorned Antiquity
    • 高古Unadorned Antiquity高遠古樸,高雅簡古。用于文藝批評,主要指文藝作品中所體現(xiàn)出的意蘊高遠古樸、情致高雅,凝重而又深具歷史感的藝術(shù)風(fēng)格?!案摺斌w現(xiàn)對空間的超越,不落于現(xiàn)實的具體事物,思想、情感和意愿超然時事和世俗之外;“古”體現(xiàn)對時間的超越,神馳于久遠的歷史,有拙樸、古雅、凝重的意蘊?!案摺焙汀肮拧焙铣梢粋€術(shù)語,旨在淡化和超越時代的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3-11-03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自強不息 Strive Continuously to Strengthen Oneself
    中華文化 | 自強不息 Strive Continuously to Strengthen Oneself
    • 自強不息Strive Continuously to Strengthen Oneself自己努力向上,強大自己,永不懈怠停息。古人認為,天體出于自身的本性而運行,剛健有力,周而復(fù)始,一往無前永不停息。君子取法于“天”,也應(yīng)發(fā)揮自己的能動性、主動性,勤勉不懈,奮發(fā)進取。這是中國人參照天體運行狀態(tài)樹立的執(zhí)政理念和自身理想。它和“厚德載物”一起構(gòu)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。The t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3-11-02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道樞 Pivot of Dao
    中華文化 | 道樞 Pivot of Dao
    • 道樞Pivot of Dao道的關(guān)鍵。樞:關(guān)鍵,樞要。出自《莊子·齊物論》。莊子指出,人們往往會站在自我立場、以自己的標準去看待他者。而由于立場或標準的不同,人們對彼此、對事物的看法會形成對立和紛爭。因此,莊子主張,超越自我立場,不以自己的標準去看待他者,就能夠消弭事物之間的對立與是非。以這樣的視角或態(tài)度去觀照世界,就把握了道的關(guān)鍵。Literally, t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3-10-26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不誠無物 Without Sincerity, Nothing Is Possible
    中華文化 | 不誠無物 Without Sincerity, Nothing Is Possible
    • 不誠無物Without Sincerity, Nothing Is Possible沒有誠,任何事物都不會存在。誠即真實、真誠。儒家認為,它是人和萬事萬物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或法則,是人和萬事萬物充分發(fā)揮其固有天性或本質(zhì)屬性的過程,是人和萬事萬物得以存在或完成其自身的終極依據(jù),是人和萬事萬物達成的同步互動、有機融合的理想境界。單就人世層面來說,若無誠心,則一事無成。這一命題表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3-10-21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盡心 Exert One's Heart / Mind to the Utmost
    中華文化 | 盡心 Exert One's Heart / Mind to the Utmost
    • 盡心Exert One's Heart / Mind to the Utmost充分體認和發(fā)揮內(nèi)心固有的善端。“盡心”是由孟子提出的一種道德修養(yǎng)方法。“盡心”需要發(fā)揮心所具有的思考能力,發(fā)現(xiàn)人心中固有的善端,并將其作為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(zhì)特征,進而充分培養(yǎng)、發(fā)揮心中的善端,最終實現(xiàn)仁、義、禮、智的德行。心中的善端是天賦予人的本性,因此通過“盡心”就能夠知曉人的本性,并通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3-10-20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自信 Believe in Oneself
    中華文化 | 自信  Believe in Oneself
    • 自信Believe in Oneself相信自己。即對自己的想法、做法等的正確性、正當性由衷地抱有堅定信心,在任何情況下,都會堅定不移地為之努力,絕不放棄自己的信念和目標,不含糊動搖,不屈己就人。自信的前提是自我誠信,只有做到了自我誠信,才能給予自己強大的信心,也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。“自信”所強調(diào)的是主體性的樹立,與“自強不息”的精神相通。Have trust i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3-10-18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誠意 Be Sincere in Thought
    中華文化 | 誠意 Be Sincere in Thought
    • 誠意Be Sincere in Thought在日常生活中追尋道德原則的意愿真實無妄?!罢\意”出自《大學(xué)》,與“格物”“致知”“正心”“修身”“齊家”“治國”“平天下”并稱“八條目”,是儒家所倡導(dǎo)的道德修養(yǎng)的一個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?!罢\意”以“致知”為前提。內(nèi)心的真實意愿會自然地表現(xiàn)于言行之中,個人的道德行為應(yīng)出于真實的意愿,而不應(yīng)在沒有真實意愿的情況下僅僅使外在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3-10-17
  • ?
 «上一頁   1   2   …   5   6   7   8   9   …   32   33   下一頁»   共651條/33頁 
?
按分類瀏覽
 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
友情鏈接 >> 更多